节气今日冬至,糖尿病人饺子汤圆能吃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今年的冬至时间在公历年12月21日23点59分9秒,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十八,星期二,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冬至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北方,饺子是冬至的“标配”,而在南方,人们喜欢在这一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寓意其乐融融、团团圆圆。
北吃饺子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有很多,得到普遍认同的有两个。
其一为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其二为民俗专家认为冬至是阴阳“交子之时”,所以这一天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冬至这一天好好团聚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那糖尿病友冬至吃饺子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饺子的组成部分是面皮和饺子馅。面皮由面粉做成,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大家都知道,少吃为妙。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饺子,当从饺子馅上下功夫,因为馅中营养成分齐全,肉馅属于蛋白质,植物油是脂肪,素馅有 、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等。
做饺子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具体来讲,应该少肉多素、少油少盐。 每12个饺子里有一两半瘦肉(75克),就可以了。肥肉香,但糖尿病患者就不要想了,没戏。那么,既然是以素食为主,具体选用什么样的馅最合适呢?
冬季的蔬菜适合做饺子馅的不少,比如白菜、韭菜、茴香、西葫芦和茄子,都可以用来包饺子,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而且适合糖尿病患者吃。这些蔬菜每次做馅用量半斤就可以了。除了这些,还有两种蔬菜特别适合做馅,一个是白萝卜,一个是芹菜。中国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白萝卜补气、促进营养吸收,还可防癌。芹菜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功效,最适合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是芹菜纤维比较粗,可以外加一些大白菜或者冬瓜混在一起,做成饺子馅,味道鲜美,营养也充足。
做饺子馅的时候,挤出的蔬菜汁不要倒掉,因为它们都很珍贵。芹菜汁润肺止咳、治目赤头痛,久服可降低血压,治疗高脂血症;白菜汁清热利水、养胃解*;萝卜汁生饮可治咳嗽、失音、咳血、口腔溃疡等。以上所说的这几种蔬菜汁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亦食亦药的佳品。
南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地区十分盛行,“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是对于糖友来说,汤圆是糯米制品,对血糖来说并不友好。
传统汤圆多糖、多油不宜多吃:营养专家介绍,传统汤圆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上芝麻、糖等馅料,口感黏糯,营养丰富,但是多糖、多油,从现代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的角度来说多吃不宜,一些特殊人群尤其不能吃,如高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肠炎等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传统汤圆馅心含糖量高,糯米比普通的米面更容易迅速升高血糖。
汤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各种馅料,糯米本身的升糖指数就要比普通的大米高,而各种馅料的原料也多是以含糖量高的原料为主,如豆沙、黑芝麻、莲蓉等等,因此,汤圆本身的热量是很高的,对血糖影响大并不稀奇。
糖尿病患者可以采取和其他食物混合吃的方法,血糖指数的高低就会不同于单独进食汤圆,而是会比单独进食汤圆时低许多。所以,糖尿病人在吃汤圆的时候,需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如一些蔬菜,以降低血糖指数。可以吃几个汤圆作为自己的主食,解解馋即可,不要贪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下两类糖友是要 杜绝汤圆的:
肠胃不好的糖尿病人及糖尿病合并腹泻、便秘患者不应食用汤圆。汤圆的主要成份是糯米,食用后不易消化,易给肠胃带来负担,对疾病愈合更不利,严重的会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更不宜食用汤圆。如果吃多了汤圆,会因汤圆中的糖、油脂等增加血液黏稠度,血流减慢,血压增高,血糖升高,还会加重心脏缺氧、缺血,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不良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jz/2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