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奈郑州菜贩因天冷10多吨小芹菜冻坏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昨日凌晨5点,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实时气温-3℃。风吹过,寒入骨。昏*的灯光下,蔬菜车上长达 十厘米的冰挂,反射着寒光。菜贩们给蔬菜盖上了两三层棉被,自己却蜷缩在货堆里避风。他们守护的,不只是自己养家糊口的生意,更是百姓舌尖上的味道和春节厨房里的菜香。

核心提示

这里是中国“南菜北运”的中转站,是河南 的蔬菜果品批发中心,是郑州市民 的“菜篮子”,是周边10多万人的“饭碗”。

上周末开始,一股“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河南 气温达到-16℃,郑州也刷新了6年来的 气温。昨天凌晨,大河报记者实地体验菜贩们的“冰点生活”。

寒潮

冻得手脸泛红为了干活方便,不敢穿太厚

画外音:卖得不及时,10多吨小芹菜被冻坏,只能扔掉

昨天凌晨5点,天还未亮,远离郑州市中心的中牟万洪路街头,寒风飒飒。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货车,从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下称万邦)门口鱼贯而入,车灯照亮路上的冰碴,卷起阵阵寒意。

园区内的摊位旁,已有不少菜贩停好了车、摆好了秤,静静等待买家。2个小时后,这个河南 的蔬菜批发市场将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气温-2℃,21岁的菜贩常伟良不时地跺脚搓手取暖。看到有人来问价,一脸疲惫的他顿时来了精神,熟练地开箱推销起来,“这是从云南西双版纳运来的扁豆,个头大、新鲜,本地种不出来这种扁豆。”

借着灯光,一名山东买家抓起一把扁豆,打量、询问了一番后甩出几句话:“给我装箱吧,这是块钱订金,等会我开车过来拿。”不用打收条、也不用刻意看钞票的真假,双方交易全凭人与人之间那份最简单的信任。

“比着以前,这箱只能算是小生意。”常伟良说,最近几天因为天冷,菜不像前段时间那样好卖了,“天冷下雪,高速上结冰,外省来买菜的客户少多了。”因为蔬菜怕冻,拉到物流园后即便是低价甚至赔钱,也要抓紧时间卖掉,“往常,一箱扁豆能卖多块钱,现在给60元就出手了。”

前几天,邻近摊位的一个菜贩拉了一车小芹菜来卖,因为售卖不及时,结果10多吨菜被冻坏,只能扔掉。而为了稳定客源,与客户形成长久的供需关系,不管赚多赚少,菜贩们需要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往郑州进货。

从凌晨5点多忙到天亮,虽然冻得手脸泛红,但为了干活方便,常伟良却不敢穿太厚的衣服。不管是刮风下雪,他和其他菜贩一样,都要一直站在寒风中等待客户,直到整车菜卖完为止,“要是实在太冷,就躲到车上的货堆里避避风。”常伟良搓着手说。

风向

叶菜价格波动 荆芥成了菜王

画外音:有些蔬菜大棚被压塌,出菜量少了,菜价自然也就高了。

遇到极端天气,叶菜类蔬菜是菜价的“晴雨表”。

在万邦做了5年多生意的吴春侠,是物流城里数得着的卖菜能手。43岁的她,几年前从老家商丘来到郑州做蔬菜生意,主营菠菜、葱、荆芥等叶菜类蔬菜。一些蔬菜采摘时比较新鲜、水分大,所以装菜的货车尾部经常可以看见水滴。这几天太冷,水滴就变成了长达 十厘米的冰凌。

天气太冷,吴春侠出门都是“全副捂装”,穿戴整齐只露两只眼睛,“这个时候也不讲啥好看不好看了,暖和最重要。”但是,她说,比人更娇贵、更需要保暖的,是蔬菜。

为避免天太冷把蔬菜冻坏,吴春侠和工友们给蔬菜盖了两层棉被、一层塑料布。按客户开的货单备货,称重、装货、帮客户推车,每次忙活起来,吴春侠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个女人。饿了就在物流园里的小吃摊上买点吃的,有时连热水都喝不上。为了让一些菜看起来新鲜,有时还要给蔬菜“洗澡”。

“寒潮来到后,小葱比以前贵了5毛(一斤)。”吴春侠说,荆芥涨价更厉害,现在批发价一斤卖到了25元,相当于一把菜叶要10多元钱,几乎成了菜市场里最贵的蔬菜王,“很多超市进这些叶菜时都很犹豫,害怕价格太高没顾客买。”

不过,吴春侠说,价格增高也是有情可原的。她进的叶菜类蔬菜都是从附近村庄的蔬菜大棚里采摘来的,“前几天下雪,有些蔬菜大棚被压塌,出菜量少了,农民的种菜成本也变高了,我们进菜的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浮沉

极寒天气,菜价上涨菜贩仍然赔了

画外音:今年感觉郑州比俺们那嘎达还冷

“今年感觉郑州比俺们那嘎达还冷,手脚都冻伤了。”从辽宁来郑州贩*瓜的程建霞说,从东北到郑州16个小时车程,这条运菜之路她已经走了8年。

47岁的程大姐戴着口罩,但从眉眼之间皮肤的纹路,仍能看出“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印记。

“影响菜价的因素很多,单就万邦这个市场便会有代卖、代收、车位费等费用,而这些费用也是随着市场行情调整的,比如节前这几天,进出的货车大幅增加,物流园卖菜的车位费一天就涨了一百块。”程大姐说。

“可是,极寒天气下,来拉货的人明显减少,货根本卖不动,往年春节前半个月开始,每天早起4点就有好多人前来提货,这几天6点多也不见几单生意成交,一批货好几天都出不完,加上冻坏的菜的损失,实际还是赔钱!”程建霞说。

“极寒来得太突然,菜价是涨了,可冻坏的菜损失更多!”隔壁摊位上从云南贩运豆角的老杜也叹气道:“最冷那天,装豆角的网袋都是冰,冻得跟条石一样,扯都扯不动,豆角全冻了,十几袋豆角就卖了35块钱!”

“这车不挣,下车挣呗,卖菜讲究的就是转得快,菜必须新鲜来新鲜走,”老杜告诉记者,“只要不再下雪,春节前会有一波好行市,菜贩们也都会趁着行市相应涨涨价,补下这几天极寒天气造成的损失,我们都指望着这波行市能够回家过个好年呢!”说到这儿,老杜的脸上露出一点喜色。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jz/165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