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土传病害,您都了解吗
芹菜,别名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为伞形科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世界各国已普遍栽培。我国芹菜栽培始于汉代,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芹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而河北遵化、山东潍县和桓台、河南商丘、内蒙古集宁等地都是芹菜的 产地。
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秋季是芹菜种植的 时期,适宜芹菜生长的时间长,通过设施栽培,从八月中下旬到十月中下旬都可定植移栽。芹菜栽培管理简单易学,效益突出,近几年的种植规模不断加大,土地重茬导致的土传病害愈发严峻,为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芹菜主要土传病害包括:立枯病、黑斑病、黑腐病(基腐病)、菌核病、根腐病。
芹菜立枯病芹菜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发病普遍,危害大。发病时幼苗白天枯萎,夜间恢复,地上部分逐渐死亡干枯,严重时根茎部变为红褐色,可导致大片死亡。该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土壤中生存2-3年,病原通过水流或农具传播。
芹菜黑斑病芹菜黑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部,发病后产生近圆形坏死病斑,*褐色至深褐色,边缘的颜色较深,清晰,病斑易开裂破碎,空气潮湿时中间长出黑色霉层。
病原菌为细交链格孢,在土壤中越冬,随水流或空气传播。
芹菜黑腐病芹菜黑腐病(基腐病),主要发生在芹菜近地面根茎部,发病初期灰褐色后发展成暗绿色至黑褐色,严重时受害部位变黑腐烂,发病部位不向上、向下扩展,但发病部位周围生出许多小黑点。
病原菌为芹菜茎点霉,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随水流或风雨传播,连作地、黏重土壤易爆发。
芹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主要危害茎、叶,常先在叶部发生,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白色菌丝层,后逐渐向下蔓延直至根茎部,造成全株软腐溃烂, 形成鼠粪状菌核。
病原菌为核盘菌,在土壤或种子上传播,重茬地、高湿条件易于发病。
芹菜根腐病芹菜根腐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时根系褐变腐烂,土壤湿度大时根茎部会有少量白霉,后期变为粉红色。外叶先萎蔫变褐色,后逐渐全株枯萎死亡。
病原菌为镰孢霉,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产生孢子能够直接侵染植株根部,可随水流传播;重茬、地势低洼地块最易发病。
中诚国联公司专利产品“寎静”是一款专门针对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而研发的 药肥。已广泛用于预防花生白绢病、红薯黑根病、马铃薯黑痣病、生姜茎基腐病、大蒜根腐病、辣椒立枯病、小麦纹枯病、西甜瓜蔓枯病、中药材枯萎病、草莓根腐病等各类作物因重茬等原因导致的真菌性土传病害。
中诚国联专利产品“寎静”中诚国联专利产品水溶性“寎静”使用方法:
1、芹菜苗床每亩撒施40kg,整地做畦后撒播种子,出苗15-20天,撒施或冲施水溶性“寎静”3-5kg/亩;
2、种植棚芹菜定植前,每亩撒施20kg,整地做畦后定植,生长中期(植株高20-30cm)时冲施水溶性“寎静”5kg/亩。有效预防芹菜立枯病、黑斑病、黑腐病、根腐病、菌核病等土传病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js/1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