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饮食文化真有意思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美食文化都是不一样。所以南北饮食文化就会有差异。
先从采购蔬菜说起吧。
一:采购蔬菜
比如:葱
南方的葱叫香葱,算是精美的小葱了,很多居民利用阳台的大花盆,种一些香葱。随时吃,随时剪下来一些。
菜出锅时撒一把小葱花,或者放在热腾腾的汤里,星星点点的碧绿,煞是好看。
而北方的葱叫大葱,一棵葱的长度比得上幼儿园小朋友的高度了,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大葱了。
南方人买葱的时候都是几根或者一小撮;而北方人如果看着好的话,一下子就能买几十斤,特别是秋天和冬天的时候,要买很多。炒菜、包饺子或者直接生吃样样都少不了。
比如:白菜
南方人买白菜,一次可能就买一个或者半个;
而北方人,一到了秋末初冬的时候,一下子就买几百斤,要做腌菜,比如腌泡菜、腌酸菜。做炖菜,比如猪肉白菜炖粉条,可谓是冬天必备的菜肴。热腾腾的炖上一锅,吃的热热乎乎,肚饱腰圆的让人感觉舒坦。这可能是南方人体会不到的吧。
二:烹调口味
南方人喜欢清淡的饭菜,他们做的炒菜大都是少盐少油或者放些甜椒,做出来的口感也很不错。如丝瓜炒毛豆,清炒土豆丝,青菜香菇,芹菜豆干等,都是不放花椒粉和五香粉配料,吃起来清淡可口。如果炖鱼汤、排骨汤等,放点姜片、料酒、香葱就好了。
作为很多北方人,也慢慢爱上南方的菜。当然也有一些南方人特别喜欢吃辣的,如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北方人有北方特点的饮食结构,北方的人们炒菜时会加花椒粉或者五香粉。有时炒一盘小青菜,先把葱、姜、辣椒、花椒炝锅,等菜快出锅时再放些五香粉或者十八鲜的调味料。
如果做大鱼大肉,我们会放更多的香料,如桂皮、花椒、香叶、八角、丁香、小茴香、白芷、肉寇等等。
特别是家乡有红白喜事大厨做菜肴时,为了去腥增香会用很多的香料,用纱布包着,放在煮肉的汤里,或者煮些香料水备用。这样口味的食物吃起来才有滋有味。这就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
三:饮食方式
比如:汤
南方人喝的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如福建广东一带煲汤很有名气。在中国南方其它省份,人们饭前饭后是一定要喝汤的,只有喝完汤后才算是吃完了一整顿饭。
北方人呢,一年四季喜欢喝的是各种粥类,小米粥、大米粥、红薯粥、南瓜粥、玉米粥等等。也喝汤,但不常出现在餐桌上。
比如:冷饮
南方的人一般在夏天吃冰棍,基本上是用来解暑的。
可是到了北方会是什么样的呢?北方的冷饮可是不分春夏秋冬,外面下着大雪,照样边吃冰棍边在外面玩。另外还有冻梨、冻柿子、冻红薯、冻苹果等。
记得小时候没有零花钱,也没有零食可吃。夏天,自家田里还能有个生瓜梨枣解解馋,到了冬天,零食极度匮乏。
可也难不到我们,寒冷的夜里,我们会在睡觉前,拿几个红薯放在室外,第二天一早,拿起冻好的红薯一边啃着,一边去往上学的路上。冻红薯吃在嘴里凉凉的、甜甜的,虽然硬,但带有糯糯沙沙的感觉,很是美味。那时,全身发冷依然感觉快活。
四:南甜北咸
说到南北差异,那就不得不提争议最大的甜咸之争!
北方冬季气温低,比较寒冷,特别是到冬天,田里的蔬菜无一种植。为了渡过寒冬缺少蔬菜的缺口,就把吃不完的白菜、萝卜腌制起来。
(自然,现在很多地方有蔬菜大棚,冬天也可以吃到鲜美的蔬菜,不过,因价格偏高,很多家庭仍旧习惯腌制一些蔬菜以备过冬。)
到了夏季,气温高,天气比较炎热,蔬菜不宜储存,加上夏季盛产各种蔬菜,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北方人都会趁着夏季的到来,将吃不完的蔬菜腌制起来,等到天寒地冻没有菜的时候拿来吃。
北方人制作菜肴时也不习惯放糖。加上这些腌菜,菜肴基本上是以咸为主。
而南方由于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甘蔗等糖类作物比较多见,再加上南方人在制作美食时,习惯放糖,因此南方食甜的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在云南、浙江、上海,包子的肉馅里边都会放很多糖,北方人真的是吃不惯。
豆腐脑,北方人吃咸的,南方人吃甜的。
荷包蛋,北方人吃咸的,南方人吃甜的。
......
但是,粽子,北方人吃甜的,南方人吃咸的。
说好的南甜北咸的呢?哈哈哈。
也奇怪,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本来我不喜欢吃甜食,但是对于粽子,我倒是喜欢吃甜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在南方生活多年后,现在对于咸粽子也喜欢吃了。作为一个北方人这算不算背叛我的家乡了呢?哈哈
或许,地方饮食会影响一个人吧。
五:南米北面
众所周知,中国南方的主食是大米,北方的主食是面。
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喜欢高温多雨的水稻。而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有利于的小麦生长。又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导致了现在南米北面的状况。
但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东北人也有很多山东、河北闯关东人们的后代,所以,东北虽然是是大米生产基地,依旧有很多人喜欢面食。
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把包子、馒头、面条、大饼等称之为饭。
总之,南北饮食差异还有很多,如果有机会一定到全国各地去看看,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有利于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品尝一下各地的美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cp/2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