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科龚总提到犯颜直谏的魏征,在唐太
关于唐太宗与魏征这对著名的君臣二人间的一些趣闻轶事,本文将对这对君臣二人进行比较。魏征向太宗进谏的种种言辞,在史书中有大量记载。
太宗太宗登基,年仅29岁,改称“贞观”,开启了“贞观治世”。到了“贞观四年”,全国上下都迎来了“贞观之治”。“贞观”年间,人才济济,名臣辈出,魏征因“谏诤”而声名鹊起。
魏征辅佐太宗十七年,史书上说:“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之霁威。”。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在向太宗进言的时候,太宗虽然震怒,但是他却是一脸的坚毅,让太宗渐渐的冷静下来,认真的听着他的话。两个人,一个从善如流,一个直言不讳,也是一段佳话。
坚毅魏征对太宗,无论是公是私,只要他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立即提出改正意见。太宗很喜欢打猎,特别喜欢一种叫“鹞鹰”的鸟玩耍。为此,还开了个“鹞坊”,养了一大批鹞鹰。有一天,太宗带着鹞鹰出去玩,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玩鹞鹰的时间过得真快,我还玩不过瘾呢!”
有一天,太宗得到了一只小鹞鹰,他很喜欢,拿在手里逗弄着,突然,他看到了走来的魏征,一惊,连忙把小飞鸟放进了怀里。但魏征早在老远就看到了,所以他故意拖着话头,说个不停。终于,魏征走了,太宗连忙从怀里掏出那只小鹰。小鹰早已经被憋死!从那以后,太宗就再也不玩鹞鹰了!
鹞鹰有一次太宗要到终南山上打猎,魏征听说了这件事,特意在皇宫门口等着,劝他不要去。但是等了很久,太宗都没有出现。无奈之下,他只好去了一趟皇宫,却见太宗穿着一身猎装,坐在那里,似乎并没有离开皇宫。魏征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去,问:“听说皇上要到终南山上打猎,为何不到?”太宗笑道:“我本想到那里去打猎的。”不过想来你一定会来劝我,所以我就不去了,你可以安心回家了。”说着,魏征笑着拜了一拜,就离开了皇宫。
太宗登基后,努力治理国家。他曾多次邀请魏征到他的寝宫商议政事,并向他讨教得失。魏征才华横溢,为人忠厚老实,又遇上了一位明君,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太宗对魏征也是深信不疑,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无数次的磨砺的。
皇后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宫,怒气未消,对长孙皇后说:“朕早晚要杀这个乡下人!”皇后急问:“陛下想杀谁呢?”“魏征老是当着朕的面羞辱朕,一点面子都不给朕!”皇后听罢,立即换上衣服,出来向太宗祝贺道:“君明则臣直!魏征忠而正直,敢于冒犯陛下,向陛下进言,足见陛下宽宏大量,实在可喜可贺!”太宗听了之后,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
回想起魏征的所作所为,对他充满了敬意。太宗曾经说过: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妩媚耳。”意思是说,别人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朕却觉得这才是可爱之处。
魏征一本正经,沉默寡言,就连太宗都喜欢打趣他几句。有一次,唐太宗听说魏征喜欢吃“醋芹”——一种芹菜,泡在醋里。有次一块吃饭,太宗特意让人准备了一些醋芹。果不其然,魏征一见醋芹,立刻眉开眼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小事太宗见了,笑着说道:“你以前说过,你无欲无求,今日一见,却是真的!”面对太宗的嘲讽,魏征拜谢道:“如果君王什么都不做,只想探究这些琐事,那臣子们也只能做些“吃醋芹”之类的小事了。”
魏征态度恭敬,言辞犀利,既是回答,也是进言,他希望陛下能有所作为,让臣子们更加努力!太宗沉默不语,看着天空,叹了口气。因为从他的话语中,太宗听出了更多的期待和鼓励,这让他很感动。
贞观之治魏征见什么说什么,从来没有害怕过。他的胆识与远见卓识,对“贞观之治”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魏征去世的时候,太宗亲自去看望他,哀悼了他整整五天,后来太宗在朝堂上对大臣们流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当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朕遂亡一镜矣!”
“贞观”年间,人才辈出,大放异彩。而且,“宰相团”的阵容也很强大,每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至于大唐的宰相魏征,在后世的历史上,也被称为“千秋金鉴”。天意如此,人才济济,这二三十年来,太宗和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创造了“贞观盛世”,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一个传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zf/2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