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城父镇花菜种植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本网讯近日,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余亩花菜长势良好,即将迎来大丰收。田间地头,科技特派员正在检修大棚喷灌设备。
据农场负责人刘海芹介绍,该农场建设了50座大棚,占地50多亩,全部种植了花菜。“花菜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生长周期短,种植方法简单。且可以全年播种,经济价值很高。”刘海芹说,她当时就是看中了花菜的这一优点才种植的,“花菜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为西红柿的8倍、芹菜的15倍。一天食用约克花菜,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供应即已足够。”
“我们农场所有大棚均采用吊挂微喷灌,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可调整大棚‘小气候’,减轻低温、高温、干热风对蔬菜造成的危害。在田间操作方便,还可与喷肥、喷药相结合,方便了不少。”刘海芹高兴地说,“在科技的助力下,年亩产量在斤左右。目前价格是每斤2元,年预计能收入50万元左右。”
刘海芹介绍,除了花菜之外,农场还探索辣椒、油麦菜、白菜、青萝卜、芹菜等特色种植种类,每种蔬菜每年能够收获三到四茬,农场年收入能达到多万元。大棚蔬菜产量高、收入多,也极大地调动了周围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目前,刘海芹家庭农场共有大棚蔬菜余亩,为当地20多户群众其中包括10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他们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科学种植管理技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振兴,必须发展特色。近年来,谯城区城父镇坚持*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科技”模式,引导村民转变种植观念与方式,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实现了农业科技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了乡村振兴。(于刚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王传杰)
来源:安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zf/2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