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萝卜茴香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的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讲话,认为这孩子不是普通的一般人,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就去请问佛陀。佛说:“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们大可不必怀疑。”父母听了心里很欢喜。   回到家里,儿子启禀父母说:“但愿两位尊亲大人为我礼请佛陀以及众比丘僧。”父母回答说:“要礼请佛陀与众僧必须先准备各种供具,不是匆匆忙忙就可以办好的。”儿子说:“只要把厅堂房舍洒扫干净,把桌椅座席排放整齐,再施设三个高座,那么百味饮食自然就有了。另外,我前世的母亲现在还在 ,就住在波罗奈国,恳请两位尊亲帮我把她请来。”父母随顺儿子的意思,就派人去把儿子的前世母亲请来。   原来这孩子施设三个高座的用意是: 、为了佛陀,第二、为了前世的母亲,第三、为了这一世的母亲。当佛陀与众僧进入房舍次第坐定之后,美味佳肴自然就现前了,非常的丰富。佛陀受供之后,就为他们演说佛法;孩子的父亲和两位母亲、全家大小闻佛说法都法喜充满,也都证得了初果须陀洹。这孩子长大后就辞别了父母,跟随著佛陀出家精勤修行,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请示佛说:“这位比丘过去世作了什么样的功德,今生能够出生在豪贵家里,出生没多久就能讲话,又能随佛出家学道证果,获得神通自在?”佛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位比丘过去世是波罗奈人,本来是富有人家的儿子。父亲过世后,由于不懂得经营家业,导致家道中落,渐渐地成为贫穷人;虽然他也值遇佛陀出世的年代,却没有资财来供养亲近佛陀。他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闷闷不乐,于是他舍弃了豪姓身分,卖身到豪富人家去作长工;当他做满一年时,就跟主人索取一千两*金。主人问说:‘你是不是要娶老婆呀?’他回答说:‘不是的。’主人又问:‘那你要这么多钱,是要拿来做什么呢?’他回答说:‘我想用来斋请佛陀以及圣僧。’主人就说:‘如果你要恭请佛来供养,我乐于提供所有经费,我们一起来营办这件事,就在我家举行这场盛会吧。’听到主人这么说,这位贫穷人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就开始著手料理佳肴美饍,供养佛陀以及僧众。由于这个因缘,那贫穷人命终之后就感应生到大富长者家里;又知道要恭请佛来供养,因此可以闻法证道。”佛告诉阿难尊者说:“以前那位贫穷人就是现在的长者子比丘。”佛说完了这段因缘,所有参与法会的大众都非常欢喜地顶礼佛,感戴佛恩而依教奉行。   从以上《贤愚经》卷1所说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供养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契经说:十方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佛。为什么佛称为宝,叫作佛宝呢?我们就从马鸣菩萨开示的偈子来探讨,马鸣菩萨说:(《大乘起信论》卷1)意思是说:佛圆满具足一切世出世间法,可以普遍地大作饶益有情的功德业。佛的智慧无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圆满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圆明,包括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 。   圆满修多罗——修多罗就是佛法。请问为什么要修学佛法?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修学佛法就是要修证解脱,解脱道的法就是成佛之法。其实不然,解脱道只是佛法中的副产品,真正的佛法是法界实相的法,这才是真佛法、真解脱。二乘解脱道的法只是法界实相法里面很小的局部而已;大乘佛菩提的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才是圆满的修多罗,才是摩诃般若波罗蜜。   接著说大乘菩萨僧,

什么是僧?僧的定义是什么呢?这是很严肃的问题。

自古禅门的宗风是:“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证悟了才是黑衣,还没有开悟或悟错了,就是白衣。所以在大乘法中,不论出家身或在家身,只要已经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并且证悟明心,就有资格称为胜义菩萨僧。如果出家身,既没有断三缚结,也没有证悟明心,就称为凡夫菩萨僧。如果在家身,受了菩萨戒、发了菩萨心,但是还没有断三缚结,也没有证悟明心,就称为凡夫菩萨,不能称为僧。在二乘法中,只要断了三缚结,证得初沙门果,不论是出家身或在家身,都是二乘法中的胜义僧,称为胜义声闻僧。如果是出家身,还没有断三缚结,还没有证得初沙门果,就称为凡夫声闻僧。   譬如《杂阿含经》卷12中说:有一个在家人叫作阿支罗迦叶,早上听闻佛说法之后,成为阿罗汉,就向佛告辞又回去牧牛;但是在牧牛时,为了要保护一只小牛,结果被一只公牛撞死。早上成为阿罗汉,下午就被牛撞死。佛吩咐舍利弗尊者要去供养那牧牛的阿罗汉。出家的阿罗汉奉佛之命,要去向在家身的阿罗汉作供养荼毘,这表示什么呢?那位牧牛的在家人已经证得沙门果,已经是声闻法里面的胜义僧。二乘法里面有二乘法的胜义僧,大乘法里面也有大乘法的胜义僧,都是从果证上来认定的。

既然我们是要学佛,就要归依大乘贤圣僧,不归依二乘圣僧;假使遇到了二乘圣僧,只作供养,不作归依想。

因为二乘圣人不知不证法界实相,如果归依二乘圣僧所学的法,就会以二乘的罗汉法、解脱道为主,不牵涉大乘佛菩提,那就永远无法成佛。所以学佛人要归依的是大乘法的贤圣,不论他是出家或在家;大乘法中证道的全体贤圣、诸尊菩萨摩诃萨才是我们要归依的僧宝。所以契经说:   佛是三界 ,是世间最上良福田,不但是功德田,也是报恩田。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也许有人说: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佛已经示现入涅槃了,我们要去哪里供佛呢?《优婆塞戒经》卷3佛开示说:(《优婆塞戒经》卷3)意思是说:只有如来可以教导我们法界实相的究竟了义正法,所以说如来就是一切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如来心中,如来能说一切法。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以至诚心,精勤地供养应身佛、供养佛舍利、供养佛的形像以及佛的塔庙。   接著佛又开示说:“如果能够这样以至诚心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如果能够在佛住世时来供养,或者在佛示现入涅槃后,供养佛像,未来世中所获得的福德相等而没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常常供佛,供奉佛像也是功德无量。   这里就跟大家介绍供佛的一些细节,譬如不能以圣所遮物来供佛。什么是圣所遮物呢?是说佛菩萨所遮止的物品,不能用来供养三宝。譬如众生肉以及五辛;

五辛就是葱、蒜、韭、薤、兴渠,包括青葱、珠葱、大蒜、韭菜,蕗荞、洋葱等等。蕗荞又叫作荞头,或称为小蒜。这些虽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吃过之后,全身散发出来的味道,会使得身边的人受不了。《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证佛菩提或修证禅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接近,福德就会渐渐地削减。修学佛法必须要有许多的助缘来帮助,护法善神也是助缘之一,如果吃五辛就会使得护法善神远离,所以要避免吃五辛。   另外,不能用残食——残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净的物品来供佛。甚至像榴莲以及辛香类的蔬菜,譬如萝卜、茴香、芹菜等,有强烈的味道或呛鼻的味道,也不适合用来供佛。因为诸佛是究竟清净,所以有辛香味道或呛鼻味道的食物不适合供佛。供过佛的物品不能重复供佛,但可以拿来供祖先,供天神、供阿罗汉都可以。煮好的食物才能上供,譬如稻米、面条等还没煮过就不能上供。水果如果沾有泥土,就要把它清洗干净。当供品准备好了,记得要亲手供佛,可千万不能使唤别人上供;因为这里面有布施因果,也就是未来世实现果报时,那分福报将会交给别人来控制,自己就不能随意使用了。   也许有人说:“景气不好,我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去买上好饮食来供佛。”那也没关系!可以用一朵花乃至无量花,也可以用一香乃至无量香来供佛;也可以用一首偈乃至无量偈来赞叹佛。譬如弥陀赞:(《佛本行集经》卷4)又譬如《胜鬘经》卷1胜鬘夫人赞叹说:   用清净心、至诚心来赞叹佛的真实功德,都是很好的供养;或者在佛的塔庙、佛的形像前礼拜,右绕一匝、三匝,乃至无量匝,也都是供养。为什么拜佛、绕佛也是供养呢?因为当您礼敬诸佛时,会让众生对诸佛生起崇敬心与信心,众生看了会说:“这尊佛像肯定有什么功德,才值得他这样地头顶礼拜!”就会好奇去探究,也许就因为这样而进入了佛门。   供佛的方法很多,如果能够宣扬佛地功德,让众生对诸佛产生钦仰,这也是供佛。想要学佛,佛的摄受很重要!因为三地未满心之前,都有隔阴之迷,除非有宿命通,否则来生就会忘了今生姓什么、名什么。我们把佛经翻开来,有好多现成的例子,七地、八地、九地,乃至十地的大菩萨,都说需要佛来摄受。连大菩萨都说需要佛来摄受,更何况我们博地凡夫!《胜鬘经》卷1胜鬘夫人发愿说:“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胜鬘师子吼一乘大便方广经》)即使修到十地,还是需要诸佛加持。   所以,一切学佛人必须常常恭敬供养、礼拜、赞叹诸佛世尊,才能迅速成就道业。

——————摘录华严妙智网正觉电子报等

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復興佛教正法,就靠大家一起努力囉!

相关阅读:(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标题即可阅读)

快乐不生气,不起瞋心的文章汇总

快速累积大福德的文章汇总

生活中的佛法,故事汇总

生活擂台的练习场史上最令人感动的祝福!

菩萨的教育——听平实导师讲〈妙法莲华经〉

心爱的佛陀送给我们大红包啊!——让功德更加殊胜

(正能量红包!)---——好一句

爱的真谛:幸福婚姻的关键

生活中的忍辱:遇到恶事时不瞋恨他人

《感人的菩薩戒法會》与远方的往世师兄弟重逢

夫妻和乐篇——如何摄受家里的同修?

多情底菩萨、梦中的忧郁真正的好男人

夫妻之间菩萨情深、生生世世

菩萨还命债和还感情债的方法

*神干扰母子,诵念《正觉总持咒》安宅得救!

〈与老公幸福美满的秘诀〉先做菩萨再做老婆

-因为有爱,每句话要好好说!

菩萨夫妻、成熟的爱:读后感

真爱情深:菩萨是觉悟的有情

摄受众生的慈悲包容与随喜心行

佛法中说「菩萨得如意眷属」的方法

今生能信受正法,都是往世多劫修行的结果

菩萨道并不孤单

菩萨的感情世界:多劫爱恋的亲密眷属!

关卡--因为有爱,所以我奋不顾身!

佛陀在阿含经中的解脱譬喻

平实导师护念着每位弟子的道业

如果钱和年龄都不是问题,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优婆塞戒经讲记》读后心得

生生世世的保护伞---受持菩萨戒

好好跟爸妈聊天到底有多重要!

学佛可以看哪些书:如何阅读 萧平实导师的著作?

弘扬玄奘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愿您常相随《中華英才》报导全文

应归命真实导师,现获大利--“导师”之真实义

皈依真正的菩萨僧,机会难得

文章精选汇总—请看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zf/11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2604号-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