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吗
对于世间万物,总是会有不少的“常规定律”,比如说“食品需要加热烹熟才能安全食用”、“剩饭菜都要经过加热后才能放心食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剩下吃不完的饭和菜,对于这些剩饭菜而言,在第二天一定要经过加热才能食用。
不过最近几年网上出现了经常吃剩菜剩饭会致癌的说法,真的是这样吗?尤其是米饭,很多家庭可能蒸出米饭,晚上吃不完,等到第2天更喜欢做蛋炒饭,那么这样的饭到底能不能吃呢?不妨一起了了解一下吧。
01米饭二次加热真的会致癌吗?
“米饭加热会致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米在储存过程中,会滋生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菌可能会产生毒素。如果再吃,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不会到这种地步。
据悉,大米经过多次加热后会产生一些细菌和微生物。吃进肠胃会引起肠胃不适,如腹痛和腹泻。这种情况确实发生在生活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米长期存放会产生细菌,高温加热也很难完全消除。细菌和病毒在长期储存后不断增殖和繁殖,二次加热后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但与癌症无关,你可以放心。
综上所述,在二次加热后吃米饭不会致癌,但营养不多。建议一次吃米饭,避免二次或多次加热。
02医生提醒:真正不能加热的是这7物,别自讨苦吃
一部分人很喜欢吃用芹菜做的汤,当然芹菜是很好的,还能降三高,可是大多数家庭喝不完就用于加热循环再喝。
请每家每户不要再循环加热后再吃,和菠菜是一样的,加热后都是会含有非常高的亚硝酸盐,致癌物质。
生活水平提高,让人们饮食越来越多样化,现在人对于海鲜类食物不再感觉遥不可及,想要吃随时都可以吃到,就比如很多人爱吃的大闸蟹。
大闸蟹如果一次性没有吃完,尽量不要选择二次加热最正确丢弃或吃进肚子里。
因为海鲜类食物放置一晚上之后就会形成蛋白质降解物,二次加热也会增加各个器官代谢负担。如果是生海鲜,不妨用保鲜袋装好,然后放入冰箱冷冻层冷冻。
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营养食物,虽然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但也极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不少人喜欢吃半熟的鸡蛋,或将鸡蛋反复加热,这样就会破坏鸡蛋中的营养结构。
半熟的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经常食用会使身体感染病毒,同时也不建议鸡蛋二次加热。
说起韭菜,相信多数人都知道,韭菜在壮阳补肾这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能够增强肾脏功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不过一定要注意,像一些韭菜,最好不要二次加热。
因为隔夜放置,本身就会造成细菌滋生,如果二次加热的话,其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也会随之增高。这样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平时也是要特别注意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每家每户都有喝牛奶的习惯,早上能加热一杯热牛奶是改善肠道消化和提高各种身体技能的有效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牛奶不能再次加热,因为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成分失去活性,营养价值将大大降低。
当加热的牛奶进入人体时,会出现细菌和微生物,饮酒后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
土豆是一种家庭必备蔬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没有吃完的土豆一晚上会出现回生的情况。
这种土豆不仅口感会下降,同时还会滋生细菌,在食用之后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因此并不建议大家把土豆放置一晚上,第二天继续食用。
土豆即便放在冰箱中也可能会滋生一定细菌,吃进体内之后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本身已经发芽的土豆,更是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建议大家一次性吃完或者把剩余的丢掉。
蘑菇是餐桌上很常见的食物,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蘑菇含有矿物质和纤维素,尝起来像肉。
然而蘑菇含有亚硝酸盐,冷却后第二天加热时,亚硝酸盐会增加,肠胃不好的人吃了热蘑菇后会有腹痛和腹泻。
03延伸:如何科学的吃剩饭剩菜呢?
首先:选择正确的贮存方式
剩饭剩菜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贮存方式,热的食物不能直接放入冰箱,需要放凉或达到室温之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以免热的食物引起水蒸气凝结滋生霉菌,引起冰箱内食物发生霉变。
荤菜应该尽量在餐后两小时内放入冰箱,以免细菌在高蛋白和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产生有毒物质。
其次:必须热透再吃
虽然说剩菜剩饭是可以吃的,但是在吃的时候,一定要完全的将剩菜剩饭给彻底的加热才可以。
将剩菜剩饭加热到一百度之后再沸腾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充分的加热,才能保证安全。
当然,剩菜剩饭最好一次性吃完,不要重复加热很多次,热多少吃多少,以免微生物交叉感染。
最后:剩肉不剩菜
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流失,比如维生素C,甚至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肉菜相对流失就会较少,所以建议您在年夜菜处理中最好剩肉不剩菜。
特别是凉菜最好不要剩,凉菜做的时候一般不会经过加热,简单又快手,深受很多家庭喜欢。
但凉菜其实很容易滋生细菌等物质,如果吃了隔夜的凉菜,就可能会腹泻、腹痛,整个人都不好了!
结语:还需要注意的是,剩饭剩菜终究还是不如新鲜饭菜好,平时在做饭的时候应该控制好食量,尽量保证一餐吃完,避免剩饭剩菜塞满满冰箱的情况。
这样不仅不会造成浪费,践行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而且也能每餐都吃到新鲜的食物,避免健康隐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gx/2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