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蔬食野水芹小餛飩
《詩經》:“思樂泮水,薄採其芹。”這句詩里提到的芹,並非西芹,而是水芹,此詩是頌楊魯公修宮泮水之濱而教化。後世取“芹泮”二字以稱文廟。泮水之邊的泮宮,是魯國的學宮,也不知從何時起,據說讀書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廟祭拜時,得在大城門邊的泮池採些芹菜插在帽上,這才算得上是個真正的讀書人。久而久之,人們便以“採芹人”來稱謂讀書人。
水芹因其獨特品味,文人對其取名甚多。《爾雅》稱為“楚葵”,晉之周處在其《風土記》里又說:“萍蘋,芹菜之別名也”,還有叫蘄菜與水英的。而在揚州民間,還有個好聽又形象的名字——“路路通”,大概取其莖或管狀而中心通暢之意。古人把讀書人稱作“採芹人”,其實是蘊含著一種美好的情愫,把讀書當作一種高雅的精神活動,當作通達仕途美好前景的捷徑。
野水芹是一種水生野菜,渾身散髮著特別的清香,只在三、四月份出現,生長週期非常短,嘗上這口鮮得在暮春至初夏之時。其味雖跳躍,但也是一名君子之菜,搭配各種食材都能兩者相得益彰,又不搶風頭。這次將野水芹作為扁食的餡料,配上清新的高湯,山間的野味口溢四香。
食材
INGREDIENT
水芹g、鮮香菇g、豆腐70g、醬油、芝麻油、鹽、地瓜粉、太古糖、菜籽油、姜、g白蘑菇、g絲瓜
做法
RECIPE
1.g絲瓜洗淨、去皮、切滾刀,50g香菇洗淨、切片,g白蘑菇洗淨切片,熱鍋起油下薑片煸香倒入香菇、白蘑菇、絲瓜炒香加入ml水和15g醬油煮開調小火煮20分鐘左右濾出高湯備用;
2.水芹醬:水芹洗淨取30g切碎、姜蓉3g,取一小奶鍋下油加熱倒入水芹和姜蓉快速炒勻倒出加入10g醬油、15g高湯、1g太古糖、1g芝麻油拌勻備用
3.50g香菇洗淨切碎、炒香;水芹洗淨瀝乾水取g切碎,拌入適量菜籽油,20g醬油,少許鹽,2g太古糖,2g芝麻油,25g地瓜粉,70g豆腐碎,炒好的香菇拌勻;
餛飩皮切成6.5cm*6.5cm後包入適量的餡對折成長方形在對折兩角按緊即可。
4.高湯倒入小奶鍋煮開,另取一鍋燒開水放入餛飩煮至熟,撈出放高湯里煮開即可,取一黑色碗放入適量水芹醬和2個餛飩加入適量高湯即可出餐。
點擊圖片連接四月菜單
樹德之光店
訂餐電話:(需提前預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zhisheng.com/qcjz/18092.html